市政协提案委:
2023年,经开区共承办市政协提案共5件,其中主办2件,协办2件,退回1件,内容涉及社会、经济、生态文明等方面。2023年政协提案已全部办结并回复,其中“A”类答复件4件,较为圆满完成了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现将办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办理情况
1.关于农工党呼和浩特市委会提出的第0064号《关于进一步提升我市旗县区农村垃圾处理能力的提案》办理情况
第0064号建议由经开区协办,根据建议中提出的问题,经开区一是制订出台了《关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三清理、三整治、四提升”行动的通知》《沙尔沁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暂行办法》,建立了清单台账,明确了公用事业公司、各村职责,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垃圾处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沙尔沁镇各村环境卫生治理采取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由专业环卫公司(公用事业公司)进行日常生活垃圾清理,镇乡村振兴办日常监管,每年投入专项治理和管护资金,现各村已配备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利用分类垃圾桶、保洁人员、垃圾压缩运输车并在各村垃圾集中收集点配备了垃圾转运箱,采取“户投放、村收集、镇转运”的城乡一体化治理模式,形成环卫管理常态化、长效化,村民生活垃圾不再像以前随意丢弃,如今得到了妥善处理。三是近期,按照《呼和浩特市2023年度高标准高质量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责任分工方案》《呼和浩特市2022年农村人居环境生活垃圾治理、公共厕所建设改造、村容村貌环境大提升实施方案》(呼党乡振组办发〔2022〕16号)文件要求,针对7月3日至8月15日反馈的22个批次环境卫生问题,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卫生检查,将存在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堆放问题立即责令物业公司进行清理,共出动装载机20台次,出动三桥翻斗车70台次,出动压缩车52台次,出动环卫人员880人次,清理生活垃圾约249吨(52车),清理混合垃圾约1040吨(52车),清理建筑垃圾约360吨(18车)。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任务。
2.关于张郡委员提出的第0273号《关于我市推动企业智能化转型 打造工业发展新引擎的提案》办理情况
第0273号建议由经开区负责协办,根据建议中提出的问题,经开区一是在“深化推广应用,开拓转型升级新路径”方面积极对接项目,抢抓机遇,推动在谈项目促签约、签约项目促开工、开工项目促投产,经开区的新材料及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驶入快车道。目前,经开区已培育形成“四上”企业167家;拥有高新技术企业72家。二是关于“大力招商引资,推动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方面,硅基材料项目现有生产企业包括华耀光电、和光新能源、 昌瑞半导体、义通新能源、禾晟新能源、正泰集团等;现有电池基础材料及其他新材料项目包括中拓铝业、融信新金属、国纳新材料项目等。包装材料生产企业包括利乐包装、鹏力科技、昭宣纸业、保绿再生等;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已投产的项目包括东方电气、中电储能、远景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创维电子等。三是关于“打造系统解决方案,为中小企业提供量身定制服务”方面,计划建立智能制造咨询服务平台。利用平台可以聚集各类专家顾问资源,并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提供定制化咨询服务。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专家进行咨询,以解决智能制造转型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问题;提供智能化设备和系统集成供应商。通过招商或转型的方式引进智能化设备和系统集成服务团队,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该团队可以根据企业需求,推荐适用于其生产流程的智能化设备,并负责设备安装、调试和系统集成等工作;开展培训和技术支持服务。组织定期的培训课程,涵盖从基础知识到高级技术应用等多个层次。此外,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技术问题,因此利用经开区平台,衔接有效资源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持,确保中小企业顺利完成智能制造转型。
3.关于任广宏委员提出的第0416号《关于以构建物流体系 产业(商业)体系和公共基础设施体系为抓手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办理情况
第0416号建议由经开区负责主办,根据建议中提出的问题,经开区一是在吸引人口回流、人才聚集方面,鼓励企业吸纳和稳定就业岗位。组织当地企业在就近乡村召开招聘会吸纳当地人才,对招用脱贫人口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企业和单位,参照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政策,补贴社会保险单位部分,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新型学徒制培训补贴等政策,引导支持优先留用脱贫人口。指导企业与脱贫人口依法签订并履行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按时足额发放劳动报酬,积极改善劳动条件。并经常性的在当地的养老保险群和脱贫监测人口群推送适用的招聘信息,便于本地人员的就近就业;扶持返乡入乡留乡创业就业,大力宣传鼓励引导返乡农民工、入乡留乡人员创办农牧产品加工实体、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创意农牧业等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带动更多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就业,支持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自主创业;加强技能培训提升就业竞争力。对返乡有就业意愿的人员将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纳入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不受地域限制,在就业地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鼓励返乡人员、脱贫户、农村低收入家庭的“两后生”就读技工职业院校, 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等政策,培养一批依靠技能就业、靠就业致富的先进典型;扶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将符合条件的农村户籍劳动力纳入灵活就业政策扶持范围,支持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通过临时性、非全日制、季节性、弹性工作等多种形式实现灵活就业。鼓励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从事个体经营,开办特色小店,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支持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从事直播、网约配送等新就业形态增加收入。为脱贫人口、返乡人员提供更多家门口就业机会。二是关于积极开展村庄闲置用地再利用工作方面,摸排了沙尔沁镇25个行政村已确权登记、颁证耕地面积、实际耕种面积,种植作物主要为玉米、青贮。实际耕种土地除耕地外,还有部分开荒地等1万余亩。目前耕地种植情况较好,每亩出租价格为800元/亩左右,最低出租价也在500元/亩以上,村民们很重视自家耕地,故沙尔沁镇不存在耕地闲置的现象。三是关于借助相对完善的交通体系,以构建镇域物流体系、产业(商业)体系和公共基础设施体系为抓手,扎实推进镇—中心村—基层村体系建设方面,经开区不断推进保鲜冷链建设, 支持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物流体系,鼓励推广农超、农企、 农旅等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 创新农村电商模式, 培育选育电商企业平台, 通过产品展示包装、互联网投放, 区域配送等综合链条带动农产品销售, 并落实好农畜产品销售资格认定、产品质量认定、检疫防疫常态化工作机制。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立足紧邻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域优势,瞄准市场对物资储备和流通服务的巨大需求,目前经开区已投资建设集仓储、物流、配送等功能为一体的仓储物流园区3个。隆庆物流园区位于沙尔沁村村西,占地面积约为28亩,预计投资0.3亿元;内蒙古海陆通物流有限公司,位于沙尔沁工业园区,占地71亩,总建筑面积31184.63m,总投资0.2亿元;内蒙古世盟供应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占地77,建设配送标准仓库、配送中心45000平方米,总投资1亿元。
4.关于刘志强委员提出的第0433号《关于推动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办理情况
第0433号建议由经开区负责主办,根据建议中提出的问题,经开区一是在集群专班精准延链、补链、强链方面,为了实现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做大、做强、做优,已建立集群专班,负责协调和推动集群发展。该专班由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制定集群发展规划和政策,协调资源配置和项目推进。通过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了解产业链上下游的需求和发展方向。重点引进和培育具有关联性的企业和项目,推动上下游产业的融合和协同发展,提高集群的产业链完整性和附加值。识别和填补产业链中的短板和空缺。通过引导企业在相关领域进行研发和创新,培育新的优势产业链。重点支持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整个集群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加强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协同。促进技术、信息和资源的共享与交流,在产业链上下游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协同创新、共同研发等方式,提高整个集群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二是在优化招商方式方面,首先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企业加入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2023年上半年印发了《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优惠政策》《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奖励办法》,优惠政策主要包括经济贡献奖励、产业投资奖励、租用厂房补贴、节约集约用地奖励、企业成长奖励、总部企业及金融类金融企业奖励、科技创新奖励、科技人才奖励、人才引进奖励、“一事一议、 一企一策”等条款。充分调动社会各界人士及组织积极参与开发区的招商引资工作,提高招商项目洽谈成功率;其次,以小分队形式,积极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地区开展招商活动;围绕龙头企业以商招商,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聚,做大产业集群。成立产业链集群产业链建设专班。推进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氢能四大产业集群,聚焦延链、补链强链工作;利用基金入股等实施杠杆撬动,市场化方式参与项目投资。成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产业基金,通过撬动社会资本,一方面可以引来更多优质项目资源,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提高招商的成功性和准确性;利用已经落户在开发区的一些企业家资源,借助企业的信息渠道、商务渠道、人脉资源进行招商。以商引商更多地是已投资企业之间的口口相传,拼的是软硬投资环境。三是在强化集群项目落地保障方面,为了确保集群项目的顺利落地,我们将强化落地保障机制。首先,按照“三区三线”划定范围,根据经济技术产业园(沙尔沁片区)城镇开发边界、已建设区域面积、新增建设用地面积,充分利用新能源项目可单独选址的政策,积极争取城镇开发边界外项目用地,目前已报批完成了278.13公顷土地,正在报批86.37公顷土地。同时,我们还盘活了13宗106.73公顷闲置用地,保证了阿特斯、正泰电气、华耀三期等重点项目的用地需求。其次,今年我们重点围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治理、城市更新改造、交通便利、房地产市场开发5个方面,确定实施75个项目,开工建设2.5万吨净水厂(远期规划10万吨/天);规划新建1座220kV变电站和2座110kV变电站,建成后可实现园区双电源供电,提高供电可靠性;引入大唐长输供热管网,建设2×18km的供热支网,实现集中供热并网目标,满足300万平方米(远期规划600万平方米)供热需求;正在建设18条总长20公里的市政道路和总长114.52公里的配套市政管网工程,初步形成了“三横三纵”的道路交通框架。此外,承建的14.04公里的金海路二期工程已竣工通车;正在建设的11.3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一期工程,现已投入3.7万平方米,二期规划建设44.7万平方米,将于2024年开工建设;园区的物流、金融、商务和配套生活服务正在逐步完善。到2025年,将实现园区“颜值”“品质”双提升的目标。此外,今年3月份,我们组织了20多家金融机构和30多家驻区企业召开政银企对接会,会上签约授信超25亿元。为推动项目顺利实施,积极争取上级财政专项资金、项目贷款、专项债、基金等方面,目前正在积极对接项目贷、园区贷等融资渠道,即将与内蒙古财信集团组建园区高质量发展基金,可有效解决项目建设资金短缺问题。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以强化责任落实,促提质增效。始终坚持将提案办理工作纳入经开区重要工作议程,以监督强化责任落实,倒逼责任部门加快整改,提高办事效率。建立主要领导负责,分管领导牵头,各园区、沙尔沁镇及直属各部门负责人协调督促,各部门承办人员具体办理的工作机制,各环节明确责任人和办理时限,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体系。
(二)以加强办理沟通,促公开透明。始终坚持在事前、事中、事后与市政协、各委员的沟通,在调查研究后答复,坚持在协商沟通后答复,坚持依法按政策答复。将答复内容与提案所提意见、要求对照,看答复是否“对题”,措施是否“对症”;将答复内容与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照,看答复是否妥当,有无违反法律法规和不符合政策的内容;将要求解决的问题与客观条件对照,看是否符合现实情况,有无解决条件,能否创造条件加以解决。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今后经开区将持续严格落实依法治市、法治建设各项要求,大力推进政治协商工作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努力提高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水平。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从政治上看、在政治上办,继续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断深化对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的认识,理清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扎扎实实地做好办理工作。
二是强化监督落实。大力加强监督问效,始终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提案办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提案办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承办工作人员的培训,努力提高提案办理质量。
三是增强提案办理水平。在落实好以往各项办理工作制度的基础上,在抓实、抓细、抓深上下功夫,着力完善办理工作的统筹、协调、督办、反馈和跟踪等工作机制。强化服务意识,加强与市政协提案委员会、政协委员、会办单位的沟通联系和交流互动,巩固办理成果,兑现办理承诺,推动经开区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23年10月19日
主办单位: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蒙ICP备20000293号 网站标识码:1501000013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012号 邮编:010111 邮箱:hhkfqxxgz@163.com
地址: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沙尔沁镇阳光大街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市政协提案委:
2023年,经开区共承办市政协提案共5件,其中主办2件,协办2件,退回1件,内容涉及社会、经济、生态文明等方面。2023年政协提案已全部办结并回复,其中“A”类答复件4件,较为圆满完成了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现将办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办理情况
1.关于农工党呼和浩特市委会提出的第0064号《关于进一步提升我市旗县区农村垃圾处理能力的提案》办理情况
第0064号建议由经开区协办,根据建议中提出的问题,经开区一是制订出台了《关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三清理、三整治、四提升”行动的通知》《沙尔沁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暂行办法》,建立了清单台账,明确了公用事业公司、各村职责,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垃圾处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沙尔沁镇各村环境卫生治理采取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由专业环卫公司(公用事业公司)进行日常生活垃圾清理,镇乡村振兴办日常监管,每年投入专项治理和管护资金,现各村已配备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利用分类垃圾桶、保洁人员、垃圾压缩运输车并在各村垃圾集中收集点配备了垃圾转运箱,采取“户投放、村收集、镇转运”的城乡一体化治理模式,形成环卫管理常态化、长效化,村民生活垃圾不再像以前随意丢弃,如今得到了妥善处理。三是近期,按照《呼和浩特市2023年度高标准高质量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责任分工方案》《呼和浩特市2022年农村人居环境生活垃圾治理、公共厕所建设改造、村容村貌环境大提升实施方案》(呼党乡振组办发〔2022〕16号)文件要求,针对7月3日至8月15日反馈的22个批次环境卫生问题,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卫生检查,将存在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堆放问题立即责令物业公司进行清理,共出动装载机20台次,出动三桥翻斗车70台次,出动压缩车52台次,出动环卫人员880人次,清理生活垃圾约249吨(52车),清理混合垃圾约1040吨(52车),清理建筑垃圾约360吨(18车)。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任务。
2.关于张郡委员提出的第0273号《关于我市推动企业智能化转型 打造工业发展新引擎的提案》办理情况
第0273号建议由经开区负责协办,根据建议中提出的问题,经开区一是在“深化推广应用,开拓转型升级新路径”方面积极对接项目,抢抓机遇,推动在谈项目促签约、签约项目促开工、开工项目促投产,经开区的新材料及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驶入快车道。目前,经开区已培育形成“四上”企业167家;拥有高新技术企业72家。二是关于“大力招商引资,推动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方面,硅基材料项目现有生产企业包括华耀光电、和光新能源、 昌瑞半导体、义通新能源、禾晟新能源、正泰集团等;现有电池基础材料及其他新材料项目包括中拓铝业、融信新金属、国纳新材料项目等。包装材料生产企业包括利乐包装、鹏力科技、昭宣纸业、保绿再生等;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已投产的项目包括东方电气、中电储能、远景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创维电子等。三是关于“打造系统解决方案,为中小企业提供量身定制服务”方面,计划建立智能制造咨询服务平台。利用平台可以聚集各类专家顾问资源,并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提供定制化咨询服务。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专家进行咨询,以解决智能制造转型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问题;提供智能化设备和系统集成供应商。通过招商或转型的方式引进智能化设备和系统集成服务团队,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该团队可以根据企业需求,推荐适用于其生产流程的智能化设备,并负责设备安装、调试和系统集成等工作;开展培训和技术支持服务。组织定期的培训课程,涵盖从基础知识到高级技术应用等多个层次。此外,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技术问题,因此利用经开区平台,衔接有效资源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持,确保中小企业顺利完成智能制造转型。
3.关于任广宏委员提出的第0416号《关于以构建物流体系 产业(商业)体系和公共基础设施体系为抓手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办理情况
第0416号建议由经开区负责主办,根据建议中提出的问题,经开区一是在吸引人口回流、人才聚集方面,鼓励企业吸纳和稳定就业岗位。组织当地企业在就近乡村召开招聘会吸纳当地人才,对招用脱贫人口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企业和单位,参照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政策,补贴社会保险单位部分,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新型学徒制培训补贴等政策,引导支持优先留用脱贫人口。指导企业与脱贫人口依法签订并履行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按时足额发放劳动报酬,积极改善劳动条件。并经常性的在当地的养老保险群和脱贫监测人口群推送适用的招聘信息,便于本地人员的就近就业;扶持返乡入乡留乡创业就业,大力宣传鼓励引导返乡农民工、入乡留乡人员创办农牧产品加工实体、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创意农牧业等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带动更多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就业,支持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自主创业;加强技能培训提升就业竞争力。对返乡有就业意愿的人员将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纳入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不受地域限制,在就业地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鼓励返乡人员、脱贫户、农村低收入家庭的“两后生”就读技工职业院校, 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等政策,培养一批依靠技能就业、靠就业致富的先进典型;扶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将符合条件的农村户籍劳动力纳入灵活就业政策扶持范围,支持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通过临时性、非全日制、季节性、弹性工作等多种形式实现灵活就业。鼓励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从事个体经营,开办特色小店,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支持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从事直播、网约配送等新就业形态增加收入。为脱贫人口、返乡人员提供更多家门口就业机会。二是关于积极开展村庄闲置用地再利用工作方面,摸排了沙尔沁镇25个行政村已确权登记、颁证耕地面积、实际耕种面积,种植作物主要为玉米、青贮。实际耕种土地除耕地外,还有部分开荒地等1万余亩。目前耕地种植情况较好,每亩出租价格为800元/亩左右,最低出租价也在500元/亩以上,村民们很重视自家耕地,故沙尔沁镇不存在耕地闲置的现象。三是关于借助相对完善的交通体系,以构建镇域物流体系、产业(商业)体系和公共基础设施体系为抓手,扎实推进镇—中心村—基层村体系建设方面,经开区不断推进保鲜冷链建设, 支持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物流体系,鼓励推广农超、农企、 农旅等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 创新农村电商模式, 培育选育电商企业平台, 通过产品展示包装、互联网投放, 区域配送等综合链条带动农产品销售, 并落实好农畜产品销售资格认定、产品质量认定、检疫防疫常态化工作机制。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立足紧邻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域优势,瞄准市场对物资储备和流通服务的巨大需求,目前经开区已投资建设集仓储、物流、配送等功能为一体的仓储物流园区3个。隆庆物流园区位于沙尔沁村村西,占地面积约为28亩,预计投资0.3亿元;内蒙古海陆通物流有限公司,位于沙尔沁工业园区,占地71亩,总建筑面积31184.63m,总投资0.2亿元;内蒙古世盟供应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占地77,建设配送标准仓库、配送中心45000平方米,总投资1亿元。
4.关于刘志强委员提出的第0433号《关于推动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办理情况
第0433号建议由经开区负责主办,根据建议中提出的问题,经开区一是在集群专班精准延链、补链、强链方面,为了实现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做大、做强、做优,已建立集群专班,负责协调和推动集群发展。该专班由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制定集群发展规划和政策,协调资源配置和项目推进。通过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了解产业链上下游的需求和发展方向。重点引进和培育具有关联性的企业和项目,推动上下游产业的融合和协同发展,提高集群的产业链完整性和附加值。识别和填补产业链中的短板和空缺。通过引导企业在相关领域进行研发和创新,培育新的优势产业链。重点支持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整个集群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加强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协同。促进技术、信息和资源的共享与交流,在产业链上下游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协同创新、共同研发等方式,提高整个集群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二是在优化招商方式方面,首先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企业加入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2023年上半年印发了《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优惠政策》《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奖励办法》,优惠政策主要包括经济贡献奖励、产业投资奖励、租用厂房补贴、节约集约用地奖励、企业成长奖励、总部企业及金融类金融企业奖励、科技创新奖励、科技人才奖励、人才引进奖励、“一事一议、 一企一策”等条款。充分调动社会各界人士及组织积极参与开发区的招商引资工作,提高招商项目洽谈成功率;其次,以小分队形式,积极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地区开展招商活动;围绕龙头企业以商招商,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聚,做大产业集群。成立产业链集群产业链建设专班。推进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氢能四大产业集群,聚焦延链、补链强链工作;利用基金入股等实施杠杆撬动,市场化方式参与项目投资。成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产业基金,通过撬动社会资本,一方面可以引来更多优质项目资源,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提高招商的成功性和准确性;利用已经落户在开发区的一些企业家资源,借助企业的信息渠道、商务渠道、人脉资源进行招商。以商引商更多地是已投资企业之间的口口相传,拼的是软硬投资环境。三是在强化集群项目落地保障方面,为了确保集群项目的顺利落地,我们将强化落地保障机制。首先,按照“三区三线”划定范围,根据经济技术产业园(沙尔沁片区)城镇开发边界、已建设区域面积、新增建设用地面积,充分利用新能源项目可单独选址的政策,积极争取城镇开发边界外项目用地,目前已报批完成了278.13公顷土地,正在报批86.37公顷土地。同时,我们还盘活了13宗106.73公顷闲置用地,保证了阿特斯、正泰电气、华耀三期等重点项目的用地需求。其次,今年我们重点围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治理、城市更新改造、交通便利、房地产市场开发5个方面,确定实施75个项目,开工建设2.5万吨净水厂(远期规划10万吨/天);规划新建1座220kV变电站和2座110kV变电站,建成后可实现园区双电源供电,提高供电可靠性;引入大唐长输供热管网,建设2×18km的供热支网,实现集中供热并网目标,满足300万平方米(远期规划600万平方米)供热需求;正在建设18条总长20公里的市政道路和总长114.52公里的配套市政管网工程,初步形成了“三横三纵”的道路交通框架。此外,承建的14.04公里的金海路二期工程已竣工通车;正在建设的11.3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一期工程,现已投入3.7万平方米,二期规划建设44.7万平方米,将于2024年开工建设;园区的物流、金融、商务和配套生活服务正在逐步完善。到2025年,将实现园区“颜值”“品质”双提升的目标。此外,今年3月份,我们组织了20多家金融机构和30多家驻区企业召开政银企对接会,会上签约授信超25亿元。为推动项目顺利实施,积极争取上级财政专项资金、项目贷款、专项债、基金等方面,目前正在积极对接项目贷、园区贷等融资渠道,即将与内蒙古财信集团组建园区高质量发展基金,可有效解决项目建设资金短缺问题。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以强化责任落实,促提质增效。始终坚持将提案办理工作纳入经开区重要工作议程,以监督强化责任落实,倒逼责任部门加快整改,提高办事效率。建立主要领导负责,分管领导牵头,各园区、沙尔沁镇及直属各部门负责人协调督促,各部门承办人员具体办理的工作机制,各环节明确责任人和办理时限,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体系。
(二)以加强办理沟通,促公开透明。始终坚持在事前、事中、事后与市政协、各委员的沟通,在调查研究后答复,坚持在协商沟通后答复,坚持依法按政策答复。将答复内容与提案所提意见、要求对照,看答复是否“对题”,措施是否“对症”;将答复内容与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照,看答复是否妥当,有无违反法律法规和不符合政策的内容;将要求解决的问题与客观条件对照,看是否符合现实情况,有无解决条件,能否创造条件加以解决。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今后经开区将持续严格落实依法治市、法治建设各项要求,大力推进政治协商工作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努力提高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水平。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从政治上看、在政治上办,继续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断深化对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的认识,理清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扎扎实实地做好办理工作。
二是强化监督落实。大力加强监督问效,始终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提案办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提案办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承办工作人员的培训,努力提高提案办理质量。
三是增强提案办理水平。在落实好以往各项办理工作制度的基础上,在抓实、抓细、抓深上下功夫,着力完善办理工作的统筹、协调、督办、反馈和跟踪等工作机制。强化服务意识,加强与市政协提案委员会、政协委员、会办单位的沟通联系和交流互动,巩固办理成果,兑现办理承诺,推动经开区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23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