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00201320KZS/2025-00004 | 主题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经济发展局 | 文 号 | |
成文日期 | 2025-01-13 | 公文时效 |
202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经开区抓机遇、迎挑战的重要之年。经济发展局将持续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要抓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全面贯彻落实经开区各项决策部署,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扎实推进经济发展各项工作,切实为经开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实施产业培育“三大行动”
紧紧围绕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积极谋划实施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在12个方向重点布局,全力推进研发机构“植入”产业链解决技术难题、寻求创新突破,围绕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开展“三大行动”。
(一)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行动--向“新”求“质”。通过技术改造、工艺创新、装备升级等手段,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以阜丰、齐鲁为代表的传统发酵龙头企业加大绿色升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双奇药业、普泽生物等传统生物制药企业加快搬迁升级改造项目实施进度,实现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二)实施战兴产业培育壮大行动--聚“链”成“群”。按照自治区“五大任务”和“六个工程”总体安排部署,抢抓新能源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对生物疫苗、硅晶材料、能源装备制造、新能源商用车、新材料等战兴产业链进行延链补链强链。生物疫苗产业,围绕金宇保灵三个国家级研发机构,推动P3实验室升级为P4实验室,逐步由兽用疫苗向人用疫苗拓展,通过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实现多联多价疫苗、蛋白疫苗、核酸疫苗、数字化疫苗迭代发展,打造自治区级生物疫苗研发生产高地。硅晶材料产业,推动阿特斯新能源全产业链、未来能源4GW高效柔性智能化组件、大明光福6GW光伏组件等项目2025年建成投产,构建从拉棒到组件的完整光伏产业链条。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围绕双杰塞都、中电储能、正耐电气等企业,开工建设双杰二期项目,实现从10KV到500KV变压器全系列覆盖,从高低压配电到大型变压器跨越,为城网低压、长输高压、超高压配电提供设备支撑,逐步建成自治区规模最大、体系完善的电力电气装备制造基地。新能源商用车产业,推动圆速蒙泰氢电商用车、吉利远程醇氢商用车2025年投产,实施叁零陆零新能源矿用宽体自卸车项目,规划建设标准厂房二期工程,重点发展车辆零部件配套产业,打造自治区新能源重卡、矿卡、专用车最大的生产制造基地。新材料产业,与中国科学院、西安交大等结成攻关联合体,深入开展高性能碳纤维、碳-碳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生物降解材料、高性能储热材料等新材料研发,推进成果转化应用,加快实施弘昌新材料、聚迪新材料、钜瓷科技等项目,建成全市重要的新材料研发应用基地。
(三)实施未来产业谋篇布局行动--追“光”逐“芯”。积极构建“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品开发—场景应用—产业化—产业集群”未来产业培育链路,推动创新资源向未来产业集聚,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竞争新优势。未来健康领域,推动神康“中国脑谷·智能医疗康复产业园”项目、金宇生物mRNA核酸疫苗项目全面投产。未来材料领域,加快实施化合积电终极半导体(超宽禁带)材料、昌瑞半导体晶圆片和电池负极材料等项目,开工建设清研科技和昌瑞半导体高品质sic单晶材料项目,逐步实现硅晶材料由光伏级向电子级硅材料产业延伸,由硅片向芯片拓展,打造我市最为先进的芯片生产制造基地。未来空间领域,积极响应自治区、呼市发展低空经济的工作部署,充分利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联盟优势,成立内蒙古低空经济开发有限公司,打造华北地区首个全域低空经济全要素开放试点,开展相关研发应用工作,全力推动低空经济发展。未来智能领域,建成中科禾华惯性导航研发制造、浙江大学求实智能机器人项目、立物公司光伏无人运维机器人等项目,开工建设城市之光无人驾驶清扫车生产项目,在信息智能、特种作业机器人方面开展专项攻关。
二、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提质增量
紧扣我市“六大产业集群”以及经开区的发展定位,围绕主导产业和11条细分产业链向下延伸或相互耦合,不断促进企业提质增效。积极推动产业链纵向延伸,全力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生物医药产业体系,围绕金宇保灵mRNA疫苗及核酸药物、普泽生物国家益生菌产业示范基地、双奇药业生物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项目,引导生物医药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聚焦硅基材料和前沿高端材料,积极引入行业龙头企业,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增强技术自主水平,实现硅基材料高端化、前沿材料规模化,围绕阿特斯新能源全产业链、华耀10GW光伏N型电池片、福明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等项目,培育新材料产业规模化集群式发展。推动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链实现数字化转型,着力打造地区优势突出、结构布局合理、智能制造水平先进的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围绕远景能源、中电储能、双杰电气、博悦科技等项目,大力推进智能工厂、绿色工厂建设,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推进制氢和氢能燃料电池技术发展,逐步构建制、储、输、用完整产业链,围绕绿氢科技、上氢科技、海泰大成等项目,助推氢能产业技术成果转化,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格局。
三、促进内销外贸格局畅通有力
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全市举办的各类促消活动,同时谋划开展帮助经开区车企的“内购”促销活动。持续梳理摸排符合入统条件的新注册企业,做好储备的达限成长型企业跟踪服务,确保应统尽统,不断为社零提供新增长点。加大“首店首发”、“老字号”等品牌的挖掘力度,做好商贸领域的品牌建设工作。全力支持今年新入驻的内蒙古国疆贸易有限公司、肯特山能源(内蒙古)有限公司等大宗进口企业,确保其业务顺利开展并稳健运营;持续跟踪经开区内的亿元以上项目,如阿特斯、圆速蒙泰等,监测其货物进出口情况,确保数据统计全面准确。
四、着力提升国家级经开区综评考核成绩
制定出台2024年度综评指标分解目标任务,明确细化各部门职责分工。及时研究通过第三方编制的《园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策略报告》,聚焦目标导向,深层次分析现状,找出差距,明确提升方向,着力提升2025年综评工作。
五、全力推动自贸区申建工作
发挥自贸试验区申建工作领导小组各项职能,按照自治区、我市自贸专班要求,及时完成自贸区创建相关工作,统筹推进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自贸试验区创建工作。积极组织经开区各部门研提改革试点任务综合考虑企业政策需求并及时报送市“自贸区创建工程”工作专班。结合经开区发展实际向全国已申建成功的自贸试验区学习先进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提升经开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
六、严格确保统计数据质量
全力做好经开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严格按照市经普办整体要求,积极完成普查各阶段工作任务,抓好普查数据质量,确保普查工作圆满完成。继续对园区规模以上企业进行数据核查,完成所有新入库企业、规上企业的数据核查全覆盖,进一步规范园区统计工作,发挥园区在地统计优势。健全小升规、新入规推进机制,在稳定现有的“四上”企业的基础上,指导蒙骑科技、草原威利、青青草原、义通新能源、和光石墨、日昇元等企业升规纳统,提升入库企业数量规模。
七、促进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积极推动园区绿色供电项目实施,积极争取自治区、我市扶持,打通绿电送出线路通道,实现企业绿电直供消纳。积极组织实施一批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推动户用分布式光伏项目实施,增加园区可再生能源消纳比例。积极组织园区重点用能企业进行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和开展绿电消纳认证,有效降低园区碳排放。积极组织园区企业申报认定自治区、国家级绿色工厂和绿色产品,启动绿色园区创建工作。五是加强重点能耗企业日常监管和节能降碳宣传工作,进一步增强企业节能降碳自主性。
八、巩固乡村振兴衔接成果
压紧压实防止返贫工作责任,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对存在因灾返贫风险的农户,符合政策规定的可先行落实帮扶措施。加强农村高额医疗费用负担患者监测预警,按规定及时落实医疗保障和救助政策。加快推动防止返贫监测与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加强跨部门信息整合共享。研究推动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强化帮扶产业分类指导,巩固一批、升级一批、盘活一批、调整一批,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强化各级衔接资金项目绩效管理。加强帮扶项目资产管理,符合条件的纳入农村集体资产统一管理。提升消费帮扶助农增收行动实效。培育壮大农牧业龙头企业规模,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千员带万社”行动,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培育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进一步细化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与一般群众的利益联结方式,让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合作社的发展红利更多地惠及群众,通过带动就业、提供配套服务、签订购销合同等多种方式,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
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
2025年1月13日
主办单位: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蒙ICP备20000293号 网站标识码:1501000013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012号 邮编:010111 邮箱:hhkfqxxgz@163.com
地址: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沙尔沁镇阳光大街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索 引 号 | 000201320KZS/2025-00004 | ||
---|---|---|---|
主题分类 | 其他 | ||
发文机构 | 经济发展局 | ||
文 号 | |||
成文日期 | 2025-01-13 | ||
公文时效 |
202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经开区抓机遇、迎挑战的重要之年。经济发展局将持续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要抓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全面贯彻落实经开区各项决策部署,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扎实推进经济发展各项工作,切实为经开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实施产业培育“三大行动”
紧紧围绕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积极谋划实施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在12个方向重点布局,全力推进研发机构“植入”产业链解决技术难题、寻求创新突破,围绕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开展“三大行动”。
(一)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行动--向“新”求“质”。通过技术改造、工艺创新、装备升级等手段,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以阜丰、齐鲁为代表的传统发酵龙头企业加大绿色升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双奇药业、普泽生物等传统生物制药企业加快搬迁升级改造项目实施进度,实现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二)实施战兴产业培育壮大行动--聚“链”成“群”。按照自治区“五大任务”和“六个工程”总体安排部署,抢抓新能源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对生物疫苗、硅晶材料、能源装备制造、新能源商用车、新材料等战兴产业链进行延链补链强链。生物疫苗产业,围绕金宇保灵三个国家级研发机构,推动P3实验室升级为P4实验室,逐步由兽用疫苗向人用疫苗拓展,通过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实现多联多价疫苗、蛋白疫苗、核酸疫苗、数字化疫苗迭代发展,打造自治区级生物疫苗研发生产高地。硅晶材料产业,推动阿特斯新能源全产业链、未来能源4GW高效柔性智能化组件、大明光福6GW光伏组件等项目2025年建成投产,构建从拉棒到组件的完整光伏产业链条。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围绕双杰塞都、中电储能、正耐电气等企业,开工建设双杰二期项目,实现从10KV到500KV变压器全系列覆盖,从高低压配电到大型变压器跨越,为城网低压、长输高压、超高压配电提供设备支撑,逐步建成自治区规模最大、体系完善的电力电气装备制造基地。新能源商用车产业,推动圆速蒙泰氢电商用车、吉利远程醇氢商用车2025年投产,实施叁零陆零新能源矿用宽体自卸车项目,规划建设标准厂房二期工程,重点发展车辆零部件配套产业,打造自治区新能源重卡、矿卡、专用车最大的生产制造基地。新材料产业,与中国科学院、西安交大等结成攻关联合体,深入开展高性能碳纤维、碳-碳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生物降解材料、高性能储热材料等新材料研发,推进成果转化应用,加快实施弘昌新材料、聚迪新材料、钜瓷科技等项目,建成全市重要的新材料研发应用基地。
(三)实施未来产业谋篇布局行动--追“光”逐“芯”。积极构建“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品开发—场景应用—产业化—产业集群”未来产业培育链路,推动创新资源向未来产业集聚,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竞争新优势。未来健康领域,推动神康“中国脑谷·智能医疗康复产业园”项目、金宇生物mRNA核酸疫苗项目全面投产。未来材料领域,加快实施化合积电终极半导体(超宽禁带)材料、昌瑞半导体晶圆片和电池负极材料等项目,开工建设清研科技和昌瑞半导体高品质sic单晶材料项目,逐步实现硅晶材料由光伏级向电子级硅材料产业延伸,由硅片向芯片拓展,打造我市最为先进的芯片生产制造基地。未来空间领域,积极响应自治区、呼市发展低空经济的工作部署,充分利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联盟优势,成立内蒙古低空经济开发有限公司,打造华北地区首个全域低空经济全要素开放试点,开展相关研发应用工作,全力推动低空经济发展。未来智能领域,建成中科禾华惯性导航研发制造、浙江大学求实智能机器人项目、立物公司光伏无人运维机器人等项目,开工建设城市之光无人驾驶清扫车生产项目,在信息智能、特种作业机器人方面开展专项攻关。
二、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提质增量
紧扣我市“六大产业集群”以及经开区的发展定位,围绕主导产业和11条细分产业链向下延伸或相互耦合,不断促进企业提质增效。积极推动产业链纵向延伸,全力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生物医药产业体系,围绕金宇保灵mRNA疫苗及核酸药物、普泽生物国家益生菌产业示范基地、双奇药业生物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项目,引导生物医药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聚焦硅基材料和前沿高端材料,积极引入行业龙头企业,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增强技术自主水平,实现硅基材料高端化、前沿材料规模化,围绕阿特斯新能源全产业链、华耀10GW光伏N型电池片、福明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等项目,培育新材料产业规模化集群式发展。推动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链实现数字化转型,着力打造地区优势突出、结构布局合理、智能制造水平先进的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围绕远景能源、中电储能、双杰电气、博悦科技等项目,大力推进智能工厂、绿色工厂建设,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推进制氢和氢能燃料电池技术发展,逐步构建制、储、输、用完整产业链,围绕绿氢科技、上氢科技、海泰大成等项目,助推氢能产业技术成果转化,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格局。
三、促进内销外贸格局畅通有力
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全市举办的各类促消活动,同时谋划开展帮助经开区车企的“内购”促销活动。持续梳理摸排符合入统条件的新注册企业,做好储备的达限成长型企业跟踪服务,确保应统尽统,不断为社零提供新增长点。加大“首店首发”、“老字号”等品牌的挖掘力度,做好商贸领域的品牌建设工作。全力支持今年新入驻的内蒙古国疆贸易有限公司、肯特山能源(内蒙古)有限公司等大宗进口企业,确保其业务顺利开展并稳健运营;持续跟踪经开区内的亿元以上项目,如阿特斯、圆速蒙泰等,监测其货物进出口情况,确保数据统计全面准确。
四、着力提升国家级经开区综评考核成绩
制定出台2024年度综评指标分解目标任务,明确细化各部门职责分工。及时研究通过第三方编制的《园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策略报告》,聚焦目标导向,深层次分析现状,找出差距,明确提升方向,着力提升2025年综评工作。
五、全力推动自贸区申建工作
发挥自贸试验区申建工作领导小组各项职能,按照自治区、我市自贸专班要求,及时完成自贸区创建相关工作,统筹推进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自贸试验区创建工作。积极组织经开区各部门研提改革试点任务综合考虑企业政策需求并及时报送市“自贸区创建工程”工作专班。结合经开区发展实际向全国已申建成功的自贸试验区学习先进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提升经开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
六、严格确保统计数据质量
全力做好经开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严格按照市经普办整体要求,积极完成普查各阶段工作任务,抓好普查数据质量,确保普查工作圆满完成。继续对园区规模以上企业进行数据核查,完成所有新入库企业、规上企业的数据核查全覆盖,进一步规范园区统计工作,发挥园区在地统计优势。健全小升规、新入规推进机制,在稳定现有的“四上”企业的基础上,指导蒙骑科技、草原威利、青青草原、义通新能源、和光石墨、日昇元等企业升规纳统,提升入库企业数量规模。
七、促进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积极推动园区绿色供电项目实施,积极争取自治区、我市扶持,打通绿电送出线路通道,实现企业绿电直供消纳。积极组织实施一批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推动户用分布式光伏项目实施,增加园区可再生能源消纳比例。积极组织园区重点用能企业进行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和开展绿电消纳认证,有效降低园区碳排放。积极组织园区企业申报认定自治区、国家级绿色工厂和绿色产品,启动绿色园区创建工作。五是加强重点能耗企业日常监管和节能降碳宣传工作,进一步增强企业节能降碳自主性。
八、巩固乡村振兴衔接成果
压紧压实防止返贫工作责任,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对存在因灾返贫风险的农户,符合政策规定的可先行落实帮扶措施。加强农村高额医疗费用负担患者监测预警,按规定及时落实医疗保障和救助政策。加快推动防止返贫监测与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加强跨部门信息整合共享。研究推动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强化帮扶产业分类指导,巩固一批、升级一批、盘活一批、调整一批,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强化各级衔接资金项目绩效管理。加强帮扶项目资产管理,符合条件的纳入农村集体资产统一管理。提升消费帮扶助农增收行动实效。培育壮大农牧业龙头企业规模,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千员带万社”行动,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培育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进一步细化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与一般群众的利益联结方式,让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合作社的发展红利更多地惠及群众,通过带动就业、提供配套服务、签订购销合同等多种方式,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
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
2025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