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光伏支架、升压一体机、汇流箱、逆变器……走进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驻区企业内蒙古双杰塞都电气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智能设备高速运转,工人们专注操作。
“我们将继续加大在内蒙古及呼和浩特的投资力度,在源网荷储、新能源及储能电站投资和建设领域,深化与当地企业和电网的合作。”内蒙古双杰塞都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志宏说道,2024年11月15日,双杰电气与呼和浩特市政府、呼和浩特经开区管委会共同签署《双杰电气集团内蒙古变压器数字化制造基地及高压和超高压及特高压变压器研发中心入区投资合作协议书》,计划于2026年11月前投运。项目建成后,将助力内蒙古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业补链和强链发展战略,提高内蒙古在新能源电力装备产业的地位。
“今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与内蒙古当地用户签署共计270台醇氢重卡、客车产品订单,并交付醇氢重卡、轻卡产品。”8月9日,远程星瀚G醇氢电动牵引车与远程星际U11M醇氢电动城际客车在呼和浩特经开区正式下线,标志着呼和浩特市推广发展醇氢生态战略迈出关键一步,为壮大呼和浩特经开区装备制造等产业规模、整合产业链条、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中国首个专注于新能源领域的商用车集团,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依托吉利在甲醇领域近20年的技术积累,打造醇氢电动特色战略技术路线,并已全面产业化运营。未来,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将以呼和浩特经开区工厂为锚点,助力呼和浩特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内蒙古及呼和浩特推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路径。
在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加速前行的进程中,呼和浩特经开区驻区企业加足马力。圆速蒙泰首批30台智能氢电重卡成功下线,吉利远程进入设备安装阶段,新能源重卡、矿卡及专用车制造基地初具规模,巨创电气、双杰二期、蓝创智能、丞士机器人、天启通宇、北斗伏羲按照建设计划全面推进,立物科技、求实机器人完成中试研究。
在前沿新材料制造基地多元发展过程中,呼和浩特经开区驻区企业加强项目的竞争力,释放产业的生命力。硅晶材料产业逐步由光伏晶片向半导体晶圆衬底拓展,海泰大成开始试生产,未来能源、大明光福、化合积电进入设备安装阶段,远景储能正在进行厂房装修,叁零陆零、矽立科、旭辉软碳、旭辉电解液等项目稳步实施,清橙半导体、昌瑞半导体等项目相继开工,积极推进建设钜瓷高纯氮化物电子陶瓷材料、天皓玻纤高性能玻纤生产基地二期项目。
接下来,呼和浩特经开区将通过多项举措,着力打造以新能源装备为核心的新装备制造、前沿新材料制造产业体系,全力推动产业从“制造”向“智造”跨越,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主办单位: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蒙ICP备20000293号 网站标识码:1501000013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012号 邮编:010111 邮箱:hhkfqxxgz@163.com
地址: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沙尔沁镇阳光大街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智能光伏支架、升压一体机、汇流箱、逆变器……走进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驻区企业内蒙古双杰塞都电气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智能设备高速运转,工人们专注操作。
“我们将继续加大在内蒙古及呼和浩特的投资力度,在源网荷储、新能源及储能电站投资和建设领域,深化与当地企业和电网的合作。”内蒙古双杰塞都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志宏说道,2024年11月15日,双杰电气与呼和浩特市政府、呼和浩特经开区管委会共同签署《双杰电气集团内蒙古变压器数字化制造基地及高压和超高压及特高压变压器研发中心入区投资合作协议书》,计划于2026年11月前投运。项目建成后,将助力内蒙古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业补链和强链发展战略,提高内蒙古在新能源电力装备产业的地位。
“今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与内蒙古当地用户签署共计270台醇氢重卡、客车产品订单,并交付醇氢重卡、轻卡产品。”8月9日,远程星瀚G醇氢电动牵引车与远程星际U11M醇氢电动城际客车在呼和浩特经开区正式下线,标志着呼和浩特市推广发展醇氢生态战略迈出关键一步,为壮大呼和浩特经开区装备制造等产业规模、整合产业链条、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中国首个专注于新能源领域的商用车集团,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依托吉利在甲醇领域近20年的技术积累,打造醇氢电动特色战略技术路线,并已全面产业化运营。未来,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将以呼和浩特经开区工厂为锚点,助力呼和浩特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内蒙古及呼和浩特推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路径。
在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加速前行的进程中,呼和浩特经开区驻区企业加足马力。圆速蒙泰首批30台智能氢电重卡成功下线,吉利远程进入设备安装阶段,新能源重卡、矿卡及专用车制造基地初具规模,巨创电气、双杰二期、蓝创智能、丞士机器人、天启通宇、北斗伏羲按照建设计划全面推进,立物科技、求实机器人完成中试研究。
在前沿新材料制造基地多元发展过程中,呼和浩特经开区驻区企业加强项目的竞争力,释放产业的生命力。硅晶材料产业逐步由光伏晶片向半导体晶圆衬底拓展,海泰大成开始试生产,未来能源、大明光福、化合积电进入设备安装阶段,远景储能正在进行厂房装修,叁零陆零、矽立科、旭辉软碳、旭辉电解液等项目稳步实施,清橙半导体、昌瑞半导体等项目相继开工,积极推进建设钜瓷高纯氮化物电子陶瓷材料、天皓玻纤高性能玻纤生产基地二期项目。
接下来,呼和浩特经开区将通过多项举措,着力打造以新能源装备为核心的新装备制造、前沿新材料制造产业体系,全力推动产业从“制造”向“智造”跨越,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