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 登录 / 注册
  • 集约化站群导航

    旗县区

    • 土默特左旗
    • 托克托县
    • 和林县
    • 清水河县
    • 武川县
    • 新城区
    • 回民区
    • 玉泉区
    • 赛罕区

    委办局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局
    • 科学技术局
    • 工业和信息化局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局
    • 民政局
    • 司法局
    • 财政局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自然资源局
    • 生态环境局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交通运输局
    • 水务局
    • 农牧局
    • 商务局
    • 文化旅游广电局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局
    • 应急管理局
    • 审计局
    • 外事办公室
    •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疗保障局
    • 信访局
    • 市城市管理局
    • 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 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开发区

    •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和林格尔新区

    其他

    • 呼和浩特市地铁
  • 网站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招商引资
  • 专题专栏
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 暖心专区
  • 登录 / 注册
  • 集约化站群导航

    旗县区

    • 土默特左旗
    • 托克托县
    • 和林县
    • 清水河县
    • 武川县
    • 新城区
    • 回民区
    • 玉泉区
    • 赛罕区

    委办局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局
    • 科学技术局
    • 工业和信息化局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局
    • 民政局
    • 司法局
    • 财政局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自然资源局
    • 生态环境局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交通运输局
    • 水务局
    • 农牧局
    • 商务局
    • 文化旅游广电局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局
    • 应急管理局
    • 审计局
    • 外事办公室
    •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医疗保障局
    • 信访局
    • 市城市管理局
    • 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 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开发区

    •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和林格尔新区

    其他

    • 呼和浩特市地铁
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
  • 退出长者模式
  • 网站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招商引资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聚焦首府

京蒙携手护航首府科技“突围”

发布时间:2024-12-26 10:06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呼和浩特数字经济产业园的呼和浩特市工业软件产业创新中心看到,工作人员正使用一款名为TF-SimFARM的工业软件对内蒙古某风场进行风资源评估计算。TF-SimFARM是十沣科技自主开发的风资源评估平台,通过该软件能够实现综合分析、风机阵列布置优化、风电大基地分析等核心功能,为内蒙古乃至全国新能源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持。

今年6月份成立的呼和浩特市工业软件产业创新中心集研发、应用孵化、人才培养、综合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立足呼和浩特市、面向全区打造“研究开发、中试验证、场景应用”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在科技“突围”工程中发挥引擎作用。在2024年度第39期“蒙科聚”专题发布会暨呼和浩特市工业软件产业创新中心成果发布会上,中心4位专家通过“蒙科聚”平台,权威发布了产教研设计仿真一体化平台、风资源评估平台、智能制造数字孪生技术等6项先进技术成果,“这些成果我们已经在呼和浩特市多个企业中进行实践应用,同时我们也结合当地的人才培养工作,长期服务于首府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呼和浩特市工业软件产业创新中心主任王红蕾说。

这是首府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京蒙协作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凭借产业场景优势,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深度融入京津冀国家创新体系,与北京市海淀区签订“两小时创新圈”合作备忘录,打造京蒙协同创新平台,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共建呼和浩特研究中心,与欧阳明高院士团队共建内蒙古交通集团交能融合产业创新中心、与陈十一院士团队共建呼和浩特市工业软件产业创新中心,打造“京数蒙算”智算产业园等,通过这些科创平台,把更多先进理念、优质项目和优秀人才带到首府,围绕人工智能、工业软件、绿色储能、乳业、草业、半导体硅材料等产业推动科技“突围”,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呼和浩特市积极响应京蒙协作“科技创新倍增计划”,加强与知名高校院所等“4+8+N”合作主体的创新联动。截至目前,已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物理研究所等北京16家创新主体合作实施项目17个,在京蒙高科孵化器建设人才飞地,招引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人才团队,成果转化应用超过50项。

在日前举办的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颠覆性技术呼和浩特对接会上,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所属金融投资机构与呼和浩特市城乡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大数据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携手合作,共同发起总规模2亿元的呼和浩特市颠覆性技术专项基金。该基金是全国第三支、北方地区第一支颠覆性技术基金,这是首府深化京蒙协作、加强与京津冀合作发展的又一重大成果,基金将依托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颠覆性科研项目及科研团队优势,为呼和浩特市高水平推进科技“突围”工程提供坚实支撑与强劲动力。

目前,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呼和浩特研究中心已建立“国家+自治区+盟市+园区”的四级联动机制,通过共同打造应用场景和引进高端人才,联合推动颠覆性和前沿技术成果转化,已有工业软件、飞轮储能、智能传感、声纹检测等领域的颠覆性技术在首府落地转化。内蒙古工业大学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强强联手,共同创立“先进技术实验室”,致力于技术前沿的突破与探索。

“下一步,市科技局将持续加大京蒙协作‘科技创新倍增计划’落实力度。一是做实海淀区‘两小时创新圈’,紧密对接北京各类创新主体,推动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呼和浩特研究中心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持续推动与北京高校、科研机构共建重大创新平台,联合实施技术攻关和产业化项目;二是打造京蒙协同创新共同体和产业创新联动体系,用好自治区、市级各类科技和人才政策,为首府吸引集聚更多优质技术和人才资源,推动更多北京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呼和浩特市科学技术局科技合作科副科长纪宏说。日前,记者走进位于呼和浩特数字经济产业园的呼和浩特市工业软件产业创新中心看到,工作人员正使用一款名为TF-SimFARM的工业软件对内蒙古某风场进行风资源评估计算。TF-SimFARM是十沣科技自主开发的风资源评估平台,通过该软件能够实现综合分析、风机阵列布置优化、风电大基地分析等核心功能,为内蒙古乃至全国新能源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持。

今年6月份成立的呼和浩特市工业软件产业创新中心集研发、应用孵化、人才培养、综合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立足呼和浩特市、面向全区打造“研究开发、中试验证、场景应用”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在科技“突围”工程中发挥引擎作用。在2024年度第39期“蒙科聚”专题发布会暨呼和浩特市工业软件产业创新中心成果发布会上,中心4位专家通过“蒙科聚”平台,权威发布了产教研设计仿真一体化平台、风资源评估平台、智能制造数字孪生技术等6项先进技术成果,“这些成果我们已经在呼和浩特市多个企业中进行实践应用,同时我们也结合当地的人才培养工作,长期服务于首府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呼和浩特市工业软件产业创新中心主任王红蕾说。

这是首府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京蒙协作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凭借产业场景优势,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深度融入京津冀国家创新体系,与北京市海淀区签订“两小时创新圈”合作备忘录,打造京蒙协同创新平台,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共建呼和浩特研究中心,与欧阳明高院士团队共建内蒙古交通集团交能融合产业创新中心、与陈十一院士团队共建呼和浩特市工业软件产业创新中心,打造“京数蒙算”智算产业园等,通过这些科创平台,把更多先进理念、优质项目和优秀人才带到首府,围绕人工智能、工业软件、绿色储能、乳业、草业、半导体硅材料等产业推动科技“突围”,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呼和浩特市积极响应京蒙协作“科技创新倍增计划”,加强与知名高校院所等“4+8+N”合作主体的创新联动。截至目前,已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物理研究所等北京16家创新主体合作实施项目17个,在京蒙高科孵化器建设人才飞地,招引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人才团队,成果转化应用超过50项。

在日前举办的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颠覆性技术呼和浩特对接会上,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所属金融投资机构与呼和浩特市城乡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大数据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携手合作,共同发起总规模2亿元的呼和浩特市颠覆性技术专项基金。该基金是全国第三支、北方地区第一支颠覆性技术基金,这是首府深化京蒙协作、加强与京津冀合作发展的又一重大成果,基金将依托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颠覆性科研项目及科研团队优势,为呼和浩特市高水平推进科技“突围”工程提供坚实支撑与强劲动力。

目前,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呼和浩特研究中心已建立“国家+自治区+盟市+园区”的四级联动机制,通过共同打造应用场景和引进高端人才,联合推动颠覆性和前沿技术成果转化,已有工业软件、飞轮储能、智能传感、声纹检测等领域的颠覆性技术在首府落地转化。内蒙古工业大学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强强联手,共同创立“先进技术实验室”,致力于技术前沿的突破与探索。

“下一步,市科技局将持续加大京蒙协作‘科技创新倍增计划’落实力度。一是做实海淀区‘两小时创新圈’,紧密对接北京各类创新主体,推动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呼和浩特研究中心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持续推动与北京高校、科研机构共建重大创新平台,联合实施技术攻关和产业化项目;二是打造京蒙协同创新共同体和产业创新联动体系,用好自治区、市级各类科技和人才政策,为首府吸引集聚更多优质技术和人才资源,推动更多北京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呼和浩特市科学技术局科技合作科副科长纪宏说。


附件:
[ 大 ] [ 中 ] [ 小 ]
打印本页
保存

主办单位: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蒙ICP备20000293号 网站标识码:1501000013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012号 邮编:010111 邮箱:hhkfqxxgz@163.com

地址: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沙尔沁镇阳光大街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长辈版

  • 无障碍

  • 微信

关闭
请使用CTRL+S保存网页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
长辈版
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
统一标识
  • 网站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招商引资
  • 专题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聚焦首府

京蒙携手护航首府科技“突围”

发布时间: 2024-12-26 10:06    
来源: 呼和浩特日报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呼和浩特数字经济产业园的呼和浩特市工业软件产业创新中心看到,工作人员正使用一款名为TF-SimFARM的工业软件对内蒙古某风场进行风资源评估计算。TF-SimFARM是十沣科技自主开发的风资源评估平台,通过该软件能够实现综合分析、风机阵列布置优化、风电大基地分析等核心功能,为内蒙古乃至全国新能源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持。

今年6月份成立的呼和浩特市工业软件产业创新中心集研发、应用孵化、人才培养、综合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立足呼和浩特市、面向全区打造“研究开发、中试验证、场景应用”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在科技“突围”工程中发挥引擎作用。在2024年度第39期“蒙科聚”专题发布会暨呼和浩特市工业软件产业创新中心成果发布会上,中心4位专家通过“蒙科聚”平台,权威发布了产教研设计仿真一体化平台、风资源评估平台、智能制造数字孪生技术等6项先进技术成果,“这些成果我们已经在呼和浩特市多个企业中进行实践应用,同时我们也结合当地的人才培养工作,长期服务于首府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呼和浩特市工业软件产业创新中心主任王红蕾说。

这是首府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京蒙协作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凭借产业场景优势,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深度融入京津冀国家创新体系,与北京市海淀区签订“两小时创新圈”合作备忘录,打造京蒙协同创新平台,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共建呼和浩特研究中心,与欧阳明高院士团队共建内蒙古交通集团交能融合产业创新中心、与陈十一院士团队共建呼和浩特市工业软件产业创新中心,打造“京数蒙算”智算产业园等,通过这些科创平台,把更多先进理念、优质项目和优秀人才带到首府,围绕人工智能、工业软件、绿色储能、乳业、草业、半导体硅材料等产业推动科技“突围”,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呼和浩特市积极响应京蒙协作“科技创新倍增计划”,加强与知名高校院所等“4+8+N”合作主体的创新联动。截至目前,已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物理研究所等北京16家创新主体合作实施项目17个,在京蒙高科孵化器建设人才飞地,招引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人才团队,成果转化应用超过50项。

在日前举办的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颠覆性技术呼和浩特对接会上,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所属金融投资机构与呼和浩特市城乡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大数据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携手合作,共同发起总规模2亿元的呼和浩特市颠覆性技术专项基金。该基金是全国第三支、北方地区第一支颠覆性技术基金,这是首府深化京蒙协作、加强与京津冀合作发展的又一重大成果,基金将依托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颠覆性科研项目及科研团队优势,为呼和浩特市高水平推进科技“突围”工程提供坚实支撑与强劲动力。

目前,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呼和浩特研究中心已建立“国家+自治区+盟市+园区”的四级联动机制,通过共同打造应用场景和引进高端人才,联合推动颠覆性和前沿技术成果转化,已有工业软件、飞轮储能、智能传感、声纹检测等领域的颠覆性技术在首府落地转化。内蒙古工业大学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强强联手,共同创立“先进技术实验室”,致力于技术前沿的突破与探索。

“下一步,市科技局将持续加大京蒙协作‘科技创新倍增计划’落实力度。一是做实海淀区‘两小时创新圈’,紧密对接北京各类创新主体,推动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呼和浩特研究中心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持续推动与北京高校、科研机构共建重大创新平台,联合实施技术攻关和产业化项目;二是打造京蒙协同创新共同体和产业创新联动体系,用好自治区、市级各类科技和人才政策,为首府吸引集聚更多优质技术和人才资源,推动更多北京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呼和浩特市科学技术局科技合作科副科长纪宏说。日前,记者走进位于呼和浩特数字经济产业园的呼和浩特市工业软件产业创新中心看到,工作人员正使用一款名为TF-SimFARM的工业软件对内蒙古某风场进行风资源评估计算。TF-SimFARM是十沣科技自主开发的风资源评估平台,通过该软件能够实现综合分析、风机阵列布置优化、风电大基地分析等核心功能,为内蒙古乃至全国新能源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持。

今年6月份成立的呼和浩特市工业软件产业创新中心集研发、应用孵化、人才培养、综合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立足呼和浩特市、面向全区打造“研究开发、中试验证、场景应用”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在科技“突围”工程中发挥引擎作用。在2024年度第39期“蒙科聚”专题发布会暨呼和浩特市工业软件产业创新中心成果发布会上,中心4位专家通过“蒙科聚”平台,权威发布了产教研设计仿真一体化平台、风资源评估平台、智能制造数字孪生技术等6项先进技术成果,“这些成果我们已经在呼和浩特市多个企业中进行实践应用,同时我们也结合当地的人才培养工作,长期服务于首府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呼和浩特市工业软件产业创新中心主任王红蕾说。

这是首府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京蒙协作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凭借产业场景优势,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深度融入京津冀国家创新体系,与北京市海淀区签订“两小时创新圈”合作备忘录,打造京蒙协同创新平台,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共建呼和浩特研究中心,与欧阳明高院士团队共建内蒙古交通集团交能融合产业创新中心、与陈十一院士团队共建呼和浩特市工业软件产业创新中心,打造“京数蒙算”智算产业园等,通过这些科创平台,把更多先进理念、优质项目和优秀人才带到首府,围绕人工智能、工业软件、绿色储能、乳业、草业、半导体硅材料等产业推动科技“突围”,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呼和浩特市积极响应京蒙协作“科技创新倍增计划”,加强与知名高校院所等“4+8+N”合作主体的创新联动。截至目前,已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物理研究所等北京16家创新主体合作实施项目17个,在京蒙高科孵化器建设人才飞地,招引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人才团队,成果转化应用超过50项。

在日前举办的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颠覆性技术呼和浩特对接会上,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所属金融投资机构与呼和浩特市城乡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大数据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携手合作,共同发起总规模2亿元的呼和浩特市颠覆性技术专项基金。该基金是全国第三支、北方地区第一支颠覆性技术基金,这是首府深化京蒙协作、加强与京津冀合作发展的又一重大成果,基金将依托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颠覆性科研项目及科研团队优势,为呼和浩特市高水平推进科技“突围”工程提供坚实支撑与强劲动力。

目前,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呼和浩特研究中心已建立“国家+自治区+盟市+园区”的四级联动机制,通过共同打造应用场景和引进高端人才,联合推动颠覆性和前沿技术成果转化,已有工业软件、飞轮储能、智能传感、声纹检测等领域的颠覆性技术在首府落地转化。内蒙古工业大学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强强联手,共同创立“先进技术实验室”,致力于技术前沿的突破与探索。

“下一步,市科技局将持续加大京蒙协作‘科技创新倍增计划’落实力度。一是做实海淀区‘两小时创新圈’,紧密对接北京各类创新主体,推动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呼和浩特研究中心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持续推动与北京高校、科研机构共建重大创新平台,联合实施技术攻关和产业化项目;二是打造京蒙协同创新共同体和产业创新联动体系,用好自治区、市级各类科技和人才政策,为首府吸引集聚更多优质技术和人才资源,推动更多北京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呼和浩特市科学技术局科技合作科副科长纪宏说。


附件:
  • 移动版
  • 电脑版
  • 主办单位: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 蒙ICP备20000293号 网站标识码:1501000013
  •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012号 邮编:010111
  • 邮箱:hhkfqxxg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