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动态
  • 2025-02-13

    朗读
    财政金融局召开2025年财政工作会议

    2月11日,财政金融局召开2025年财政工作会议。全面总结2024年工作,并对2025年重点工作作出部署。2025年,财政金融局将按照经开区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六个行动”,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以增收节支为工作主线,坚守“三保”支出底线,统筹社会事业发展,强化收支管理,提升资金效益与依法理财治税水平。会议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要坚决贯彻各级决策部署,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及冲刺”的劲头,力争实现财政收入各季度目标,以高度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为经开区高质量发展贡献财政力量。

  • 2025-02-12

    朗读
    刘占英与中外运物流华北有限公司座谈

    2月11日,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刘占英与中外运物流华北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昆一行座谈。 座谈中,刘占英详细介绍了经开区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规划,并表示经开区一直致力于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积极推动各类产业的协同发展,希望与中外运物流华北有限公司在物流领域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共同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王昆介绍了公司的业务范围、发展战略以及在华北地区的布局情况,表达了对经开区发展前景的高度认可,同时提出了公司落户经开区后在建设、运营等方面的想法和需求,希望双方加强沟通协作,尽快实现互利共赢。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卢玉忠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

  • 2025-02-11

    朗读
    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金融局多措并举确保政府投资项目农民工工资无拖欠

    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金融局秉持“心系群众、财政为民”宗旨,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多措并举确保农民工工资拨付到位。一是加强项目源头管理。严格做好政府投资项目和资金管理,让政府投入的每一分钱都用得其所,发挥应有效益。坚持“量入为出、统筹兼顾、控制风险、绩效优先”的原则,政府投资项目在决策阶段应明确建设资金来源。加强基础建设全过程监管,提高资金拨付、项目评审、竣工财务决算审核批复效率。二是加强工资支付管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压实了建设单位管理责任。规范专户设立、专户资金的拨入与使用,确保政府性投资项目农民工工资专款专用。三是加强预算管控能力建设。使用财政资金的政府投资项目全部纳入“预算一体化”进行全周期预算资金管控,实现科学决策精准化、运行服务高效化,确保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行为得到及时处置。

  • 2025-02-10

    朗读
    呼和浩特经开区加速项目建设推进高质量发展

    新年伊始,位于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呼和浩特未来能源有限公司传来喜讯,4GW 异质结组件设备顺利进场。未来光能有限公司作为国润能源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生产车间将实现世界一流的全流程智能化生产,每年可产出 4GW 超高效 HJT 组件,产品采用行业前沿的大硅片双面 HJT 工艺技术,填补了内蒙古地区相关技术的空白,引领行业技术发展方向。与此同时,由内蒙古建通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呼和浩特远程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园厂房建设项目也传捷报,项目主体结构及外围护成功封闭。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万辆以醇氢电动为主的新能源专用车生产制造基地和一座综合能源站。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蛇年新春的曙光中,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正以崭新的面貌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过去一年,呼和浩特经开区砥砺前行,在经济发展的赛道上留下了坚实的脚印。2024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累计完成454.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8.8%;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61.7%。在产业发展上,呼和浩特经开区围绕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重点实施了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战兴产业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谋篇布局“三大行动”,打造全自治区范围内规模最大、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动物疫苗研发生产、电力电气装备制造、新能源商用车制造“三大基地”。2025年初步预计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500亿元左右,计划实施的重点项目105个。科技创新是呼和浩特经开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过去的一年辖区企业获得了猪瘟基因工程新兽药证书、牛结节性皮肤病灭活疫苗临床批件、牛大肠杆菌基因缺失灭活疫苗(Z9株)批准文号。金宇生物猪用重组口蹄疫0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求实智能等5家企业晋级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内蒙古赛区)初创企业组决赛。园区内,涉及无人驾驶、低空经济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在创新的道路上大胆探索,不断突破技术瓶颈。今年,呼和浩特经开区将继续结合主导产业需求,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体系为目标,以全方位服务为导向,围绕规划建设、城市交通优化、绿色生态修复、基础设施完善提升、城市更新、住房保障等方面,重点实施81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4亿元左右,全力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呼和浩特经开区积极转变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率。进一步推进项目审批全程代办服务,持续推进“不见面审批”和“帮办式服务”,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在现有“预约办理”“绿色通道”“周六日延时服务”等服务方式基础上,对特定人群、重点项目或特殊时间段开展定制上门服务,拓展服务空间、配置自助服务设备,延伸服务时间,进一步提升办事效率。在政策扶持方面,积极搭建政金企对接平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助力企业和金融机构共同发展。同时积极争取各类贷款和专项债券、专项资金,积极与相关银行加强合作,实现双赢多赢。呼和浩特经开区正以昂扬的姿态,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创新的火花不断迸发,发展的浪潮澎湃前行。

  • 2025-02-10

    朗读
    总投资1.2亿元新材料产业化项目落户经开区

    2月9日,经开区管委会与纳星(宁波)半导体有限公司举行金刚石热管理材料产业化项目签约仪式,标志着双方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合作迈出关键一步,将为经开区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党工委书记刘占英出席仪式并见证签约。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卢玉忠代表经开区管委会签署合作协议。纳星(宁波)半导体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MPCVD(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专用设备研发与生产的先进制造企业。其设备在金刚石半导体领域应用广泛,公司自主研发的热管理用金刚石薄膜产品,依托河南省科学院的人才优势,运用前沿制造技术,在大尺寸金刚石晶圆研发及生产方面成果显著。本次签约的金刚石热管理材料产业化项目总投资1.2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亿元,年纳税约700万元,带动当地就业约40人。该项目的落地,将进一步完善经开区在半导体材料产业链的布局,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

  • 2025-02-10

    朗读
    经开区召开2025年工作会议 刘占英出席并讲话

    2月9日,经开区召开2025 年工作会议。党工委书记刘占英出席并讲话。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任广宏主持会议;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卢玉忠对经开区2024年工作进行总结,安排部署2025年工作。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刘冠男参加会议。2024年,经开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累计完成454.1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8.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8.95亿元,同比增长 61.7%;产业布局持续优化,重大项目建设硕果累累,新签约项目 74 个,协议投资 580.7 亿元 。民生保障与服务提升显著,基础设施建设完备,政务服务便捷高效,科技创新成果丰硕。2025年,经开区将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和未来产业,坚持“链式”发展思维,持续深化“三大行动”。预计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500 亿元左右,增长 1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03 亿元左右,增长 30%;计划开展 81 个项目,总投资 14 亿元左右,涵盖多领域,提升园区承载能力,营商环境全方面优化。刘占英指出,2024年,经开区在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服务保障等方面成果显著,一系列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顺利推进,产业振兴、能级跃升、区位质变以及政通人和的良好发展态势愈发凸显。2025年,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深入实施“六个行动”,通过落实 “重大项目谋划行动”,在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储备等方面发力,坚定不移抓项目、抓产业;以 “助企行动” 为核心,从推广 “高效办成一件事”、提升基建保障水平、做好土地供应保障、拓展资金筹措渠道等维度,持之以恒优环境、优服务;借助 “就业促进行动”,引人留人、落实保障,多措并举聚人才、聚活力;围绕供水、用水、再生水利用,精准施策,落实 “节水行动”,促节约、促循环;同时,积极参与 “区域合作深化行动”,把握机遇推动园区协同发展,挖掘文化资源落实 “北疆文化提升建设行动”。刘占英要求,全体干部职工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 的奋斗姿态,争取经开区一季度“开门红”、二季度“双过半”、三季度“超时序”、四季度“走在前”,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实现 “千亿级园区” 目标努力拼搏,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首府建设新篇章贡献更大力量。

  • 2025-02-10

    朗读
    刘占英与上海上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帆座谈

    2月8日,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刘占英与上海上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帆座谈,就燃料电池发动机项目尽快投产达产相关事宜进行交流。座谈会上,刘占英就推动上氢公司燃料电池发动机项目尽快投产相关事宜现场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思路和具体举措。刘占英要求,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协调,切实当好企业发展最强后盾,助力企业尽快投产达产,为企业营造稳定可预期的发展环境。经开区相关部门及企业负责人参加座谈。

  • 2025-02-10

    朗读
    刘占英与上海交通大学绍兴新能源与分子工程研究院院长马紫峰、浙江钠创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车海英一行座谈

    2 月 8 日,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刘占英与上海交通大学绍兴新能源与分子工程研究院院长马紫峰、浙江钠创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车海英一行座谈,双方围绕合作打造钠离子电池产业集群进行深入交流。刘占英表示,经开区在新能源产业已具备扎实基础,同时在产业基金扶持、基础设施完善、政策补贴兑现、产业资源共享等方面具备突出优势,表示期望与研究院和钠创公司携手,优势互补,开启新能源产业合作新局面,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马紫峰介绍,钠离子电池凭借成本低、安全性高的优势,在储能、低速交通、应急电源等场景应用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并对下一步合作充满信心。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卢玉忠及相关部门和企业负责人参加座谈。

  • 2025-02-08

    朗读
    未来能源项目助推经开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呼和浩特未来能源有限公司4GW高效柔性智能化组件制造项目于2024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总投资8亿元,拟建设3条4GW高效柔性智能化组件生产线及配套设施,致力于打造年产能4GW的高效柔性智能化组件制造基地。截至2024年底,该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2025年1月17日,第一条生产线开始安装,预计3月份正式投产;后续两条生产线将于今年4月份陆续到场。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42亿元,利税1亿元,新增就业150人。该项目投产后,未来能源公司将成为经开区首家、呼和浩特市继中环之后的第二家光伏智能化组件制造企业,对经开区填补行业空白、构建完整硅晶材料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还将为经开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下一步,经发局将密切跟踪项目进展,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建设、投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早日达产见效,各项指标数据应统尽统。

  • 2025-02-07

    朗读
    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金融局筑牢“三保”底线 力促财政工作运行平稳

    近年以来,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金融局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认真贯彻落实“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的积极财政政策,有力推动财政平稳可持续运行,全力赋能经开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严格预算编制,筑牢“三保”工作防线。始终将“三保”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纳入全年预算编制重点保障范围,按照省市三保要求,结合经开区实际情况,明确“三保”支出保障范围和标准,确保做到应编尽编,今年统筹安排“三保”支出预算,从源头上全力保障“三保”支出不留缺口。二是优化支出结构,坚持“三保”优先原则。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勤俭节约的原则,严把预算支出关口,大力压减一般性、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从严控制“三公”经费,把有限的资金用在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上,确保重点支出力度只增不减,使财政有限资金更多地向基本民生领域倾斜,持续提高资金安排的“民生温度”,不断完善、逐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三是加强动态监管,强化“三保”风险管控。全面落实“三保”责任,确保“三保”资金精准高效落实。持续完善事中“三保”动态监控、事后应急处置的风险管控长效机制,加强分析调度,动态跟踪监测“三保”支出预算安排和执行情况,定期研判“三保”运行情况,严防“三保”支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