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2
朗读为扎实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护航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7月31日上午,经开区党政办举办助力民企发展法律服务座谈会。内蒙古中拓铝业等8家企业代表和12家律师事务所律师参加座谈。座谈会上,企业家代表分别就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知识产权、劳动纠纷、企业合规管理等方面的具体法律问题作交流发言。与会律师通过对典型案件进行细致分析,为可能存在企业法律风险的问题予以解答。企业家代表表示,民营企业作为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受益者、参与者、监督者、建设者,今后将加强主体意识,为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贡献力量。下一步,经开区将不断深化民营企业家诚信教育,增强法治意识、做好普法宣传、法律维权、纠纷调解等服务。在推进民营企业“法治体检”常态化的基础上,持续深化协调互动,建立机制,搭建律师服务民企新平台,密切关注企业需求,把法治服务送到家、做到位、抓到底,携手为民营企业提供法治保障和优质的法律服务。
2024-08-02
朗读今年以来,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着力打造企业服务专区,为企业提供惠企政策咨询引导、业务办理前期指导、企业会晤洽谈、信用查询应用、律师法务支持、帮办代办等“一站式”服务,用“经牌服务”助力企业发展。企业服务专区设立以来,已办理涉企业务1011件,工程建设项目审批129件,帮办代办服务企业36家,免费为新开办企业提供印章965枚。此外,为辖区190家“四上企业”民营企业家开通白塔机场和呼和浩特火车站VIP贵宾通道,主动协调上级部门助力辖区企业在市区投放“幸福号”共享电单车,赴外地推动企业产品销路等一系列的惠企服务举措得到了企业和办事群众的广泛好评。企业家们表示,经开区为企服务举措不仅简化了办事流程,缩短了办事时间,还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切实保障企业能够及时获取政策红利,有效解决发展难题。下一步,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将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效能,努力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
2024-08-01
朗读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经开区建设局不断提升业务能力、简化办理审批流程,积极推进项目建设手续办理,通过优化办理流程,提升服务效能,最大程度为企业和群众缩短办理时限,将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的办理时限由15个工作日压缩至6个工作日,将建设工程消防验收的办理时限由15个工作日压缩至13个工作日。此外,为方便企业办理业务,设立建设工程消防审验事项办理窗口,通过发放流程引导手册等多种形式,为企业办理业务节省时间,切实做到工作提效、审批提速、服务优质、作风务实,努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2024-08-01
朗读经开区科技人才局以为企服务、助企发展为目标,持续加强对园区企业的帮扶力度。今年上半年累计拨付就业资金424.607万元。为华耀光电等5家企业发放就业见习补贴15.147万元;为金宇保灵等20余家企业发放人才储备补贴169.2万元;为交控安捷发放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64.16万元;为阜丰生物等3家企业发放新型学徒制培训补贴176.1万元, 就业帮扶政策的落实,有效为企业降低了用工成本及培训费用。下一步,科技人才局将全面优化稳岗就业服务,加强政策宣传力度,落实落细各项惠企政策,以实现高质量服务为目标,扎实做好就业工作。
2024-08-01
朗读“2023年,我们承诺将在这片土地上建起一座现代化、数字化的未来工厂,2024年6月,具有现代工业风格的数字化工厂已经呈现在大家的面前。”在内蒙古双杰塞都电气有限公司数字化工厂投运仪式现场,该公司总经理李青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承诺兑现的背后,是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加之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效、暖心的服务。伴随内蒙古双杰塞都数字化工厂正式投运,多项产品填补了内蒙古自治区配电领域和新能源产业链的空白,为推动呼和浩特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当项目投运那一刻,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作为国家级经开区、作为呼和浩特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学规划产业布局,持续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打造“经”牌服务新形象,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用心用情擦亮“经”招牌,要让企业引回来,服务跟上来,政策落下来,项目建起来。最近这段时间,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争分夺秒全面推进温暖工程,力争9月中旬前全部完工。正在现场指挥作业的内蒙古建通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供热运营负责人张利军告诉记者,此次对供热不热的地段进行了重点排查,通过专家论证,对症下药,量身定制专属方案。供热企业还与园区各家企业建立了微信联系群,公布热线、客服电话, 24小时随叫随到。为了更好地服务园区企业,今年,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明确提出,所有的配套设施、基础设施都要走到企业前面。为了给广大民营企业创业兴业营造良好环境,提供暖心服务,5月初,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面向辖区190家民营企业家,积极协调白塔国际机场、呼和浩特火车站为企业家开通了VIP贵宾通道。“细节决定成败,贴心的服务让我们可以全身心抓生产,用更优的质量回馈社会。”内蒙古中拓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国平说道。让企业安得下,能扎根,发展好。为了这一目标,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落实常态化领导包联制度,开展企业走访活动,一方面,对民营企业加大惠企政策及安全生产方面的宣传力度,定期推送惠企政策措施,着力提高中小企业对政策知晓率和使用率。另一方面,在密切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同时,围绕民营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以“无事不扰,有需必应”的服务原则,点对点,主动倾听企业诉求,协调对接有关部门,用心用力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同时,就企业、群众办事难点、痛点、堵点,将“企业、群众办”变为“政府办”,优化帮办代办服务模式,建立“招商项目包联代办+主管部门专项帮办+政务大厅兜底服务”的全程帮办代办机制,设立帮办代办专窗,安排专人专岗,围绕办理事项、办理流程、办理环节等,全方位提供帮办代办服务。期间,开通预约办、上门办、延时办及“早晚弹性办”“午间不间断”“周六不休息”等暖心服务。接地气的举措,实打实地解决了企业的急难愁盼,用心用情助推企业发展壮大。突出为企、为民服务,打造“经心服务”品牌;突出人才引进,打造“经英汇聚”品牌……全力打造的“经细保障”品牌,以真心招引、用真情服务,强化要素保障,厚植招商沃土,引得更多优质企业来落户,为推动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4-07-31
朗读今年以来,经开区政务服务大厅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工作导向,建立了企业服务专区,开设帮办代办、“办不成事反映”、诚信建设咨询投诉、惠企政策宣推等窗口,尽心竭力为入区企业排忧解难。在“帮办代办”方面,不断优化服务方式,设立了“红马甲”帮办代办岗,更加高效快捷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服务,助推经开区营商环境持续向好。面对前来办事的企业和群众,“红马甲”帮办代办专员第一时间送上取号、协助填表、打印、复印等贴心服务,主动与办事人员进行交流,提供惠企政策信息、信用查询等服务,真正做到“保姆式”贴心服务,将帮办代办全方位融入政务服务体系建设,让经开区政务服务不仅有“速度”更有“温度”。截至6月底,政务服务中心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帮办代办”服务 2800余次,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兜底帮办”服务1416次,提供“帮您办”36次,预约延时服务 19次、咨询导引服务约5000人次,接听咨询电话200 余次,赢得了企业和群众的高度赞誉。
2024-07-31
朗读2024-07-30
朗读7月29日上午,经开区党群部在沙尔沁镇市民活动中心举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党外代表人士读书联谊会。此次活动旨在促进党外人士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活动现场,多名党外代表人士积极参与,来自社会组织的代表梅晨光结合《打开创新之门的金钥匙》这本书,分享了自己的读书心得,大家由此展开了热烈讨论,将现场气氛烘托得格外热烈。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读书联谊会,不仅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更深刻地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意义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内涵和现实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发挥好党外代表人士的作用。
2024-07-29
朗读7月28日内蒙古钜能正信储能技术有限公司50GWh钠离子电池及储能产业园项目启动仪式在经开区举行。项目将围绕钠离子储能电池、电池材料模组、系统及储能柜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逐步壮大储能领域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上下游发展。该项目总投资约200亿元,用地面积约1200亩,计划分两期建设:项目一期总投资约50亿元,占地面积约430亩,建设产能10GHh钠离子电池生产线,预计2025年12月竣工;项目二期总投资150亿元,建设产能规划为40GWh钠离子电池生产线,最终建成50GWh钠离子电池生产基地及储能产业园区。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约500亿元,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约1500人以上。
2024-07-29
朗读7月26日,内蒙古巨创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能源电力设备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开工仪式在经开区举行。该项目总投资约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约2亿元,建设用地面积约41亩,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预计2025年12月投产,项目达产后可实现产值1.2亿元,年纳税约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