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6
朗读1月3日,呼和浩特市委党校副校长贺玲玲一行到经开区围绕主导产业发展情况、新能源商用车制造基地建设推进情况进行调研并座谈。座谈会上,调研组一行听取了经开区经济运行情况及下一步产业发展规划,关于园区建设发展的工作情况报告,就经开区项目建设、科技创新和人才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交流。随后,调研组一行到园区企业——圆速蒙泰公司进行了实地调研,就技术细节、市场拓展等问题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通过座谈交流和实地调研,调研组表示,将持续关注和支持经开区发展,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深化合作联动,助推首府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经开区经发局、投促局、科技人才局、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参加调研和座谈。
2025-01-06
朗读1月3日,经开区组织召开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修订专题工作会议。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卢玉忠参加会议。会议就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修订的相关事宜进行了研究讨论,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会议要求,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修订工作,密切配合、通力协作,认真做好经开区整合优化工作;要明确工作目标、任务、时间节点,积极向上沟通汇报,确保与上级主管部门信息畅通;要科学规划,锚定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定位,继续优化产业布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推动主导产业集聚,实现经开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经开区财政局、经发局、建设局、科技人才局、综合服务中心、自然资源分局和沙尔沁镇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2025-01-06
朗读1月3日,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映生(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投资合作协议,总投资30亿元的生物水凝胶产业化项目正式落户经开区。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刘占英出席签约仪式。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卢玉忠与映生(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文昊代表双方签约。本次签约的生物水凝胶产业化项目总投资30亿元,建设年产5000吨生物水凝胶保水剂、年产1000吨化妆品用生物水凝胶、年产400吨医疗用生物水凝胶工厂,以及2000平方米研发测试平台。项目分三期投资建设,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32亿元,纳税3.5亿元,解决就业人数约200人。生物水凝胶作为热门生物材料,是未来细胞工程、基因编辑等革命性技术的基础材料与基质,被广泛用于组织工程、生物3D打印、软性机器人医疗器械和医药递质等领域。项目建成后,将带动下游医疗美容产品、健康护理产品、化妆品、医用材料及土壤保持和植物保护等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丰富的生物水凝胶产业链,为经开区进一步壮大合成生物创新产业集群,布局培育新质生产力,激发高质量发展动能提供助力。
2025-01-03
朗读1月2日,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卢玉忠与嘉兴映生科技公司董事长薛宏一行座谈,双方就生物水凝胶及相关产品项目落户经开区的相关事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卢玉忠对薛宏一行表示欢迎。座谈过程中,在听取嘉兴映生科技公司详细介绍生物水凝胶及相关产品项目具体情况后,卢玉忠详细了解了企业诉求和意见建议。卢玉忠表示,经开区将把企业诉求摆在重要位置,从行政审批、水暖电气供应、厂房租赁、相关优惠政策落实以及职工衣食住行等方面,全程全方位专人包挂服务,为项目落户及尽快投产运营提供保障。投资促进局、科技人才局及建通公司主要负责人参加了座谈。
2025-01-03
朗读近日,经开区应急局联合沙尔沁镇、公安分局、市场分局,深入辖区企业开展岁末年初安全生产专项检查。检查组通过实地检查重点场所、查阅档案资料等方式,对企业设备设施运行维护情况、有限空间作业和动火作业等“危险作业”环节管理情况、烟花爆竹仓储安全管理及非法销售情况、节假日期间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及值班值守情况等进行了检查。截至目前,共对辖区7家重点企业开展了检查,查出一般隐患问题15条。对于发现的隐患问题,检查小组当场提出整改意见,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下一步,应急局将持续加强对辖区企业的检查帮扶,督促企业加快隐患问题整改,确保安全生产各项措施落细落实,坚决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2025-01-02
朗读2024-12-31
朗读临近岁末,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各生产项目也加足了马力。走进内蒙古中电储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电储能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忙着组装电芯,智能机器人挥舞“手臂”进行激光焊接。生产线旁,一个个组装好的储能电池包整齐地排列在产品区,即将送入集装箱进行下一步的装配。作为一家新能源储能产品生产企业,中电储能公司的生产有条不紊,年度收官在即。目前,中电储能公司2024年最后一笔订单的生产已接近尾声,仅12月份预计完成产值3200万元。优异的成绩离不开企业一直以来对工艺的完善,今年年中,企业对生产线的制造管理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将原本生产线的联动性控制调整为单台节点性控制,这样有效解决了因某一个环节的中止而导致整条生产线停滞的问题,既增加了产线的柔性,也使得生产效率提升近30%。中电储能公司积极推进研发工作,不断探索和实践电力储能、新能源电站、综合智慧能源等多个领域的技术,与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广泛开展技术与产业对接,积极筹建“新能源+储能”主题院士工作站,不断推进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针对发电侧、电网侧以及用户侧等多种应用场景,中电储能公司积极探索能源互联网产业及能源转型新业态,实现“源、网、荷、储”各电力系统环节的深度融合。依托科技创新,中电储能公司今年预计完成产值3.6亿元。内蒙古中电储能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李晓航向记者介绍:“目前公司正在进行技术攻坚战,为明年更好地完成订单作准备,预计明年交付完成1.6GW左右的订单,产值预计在7亿元左右,努力实现产值翻番。” 今年以来,经开区紧紧围绕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业“三大主导产业”,全力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谋篇布局“三大行动”。如今,经开区光伏材料产业链、包装材料产业链、新材料产业链,势头强劲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正在蓄势崛起。现有企业新能源新材料41家,截至目前,已培育形成规模以上企业16家、“专精特新”企业3家,2024年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3.1亿元,占经开区工业总产值比重18.6%。一代材料,一代产业。新材料产业是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的基础。流动的铝水“注入”科技的力量,会带来多少种可能?在内蒙古中拓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拓铝业),铝水经过多道工序,让一片铝箔释放出无限可能:电池箔、空调箔、药用箔、食品箔……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食品医药包装等领域。2008年1月,中拓铝业落户经开区。依托当地丰富的绿电等优势发展铝精深加工产业。该公司企管部部长乌力吉木仁向记者介绍,2008年至2018年8月,公司主要生产窗帘料、钎焊料、复合材料。2018年8月后,公司潜心研发电子铝箔,经过一年多的攻坚克难,于2019年10月国内首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电子铝箔生产线实现批量生产。2023年,中拓铝业完全实现了低压硬箔、低压软箔、高压箔、负极箔的批量生产,标志着内蒙古自治区具有高附加值的电子铝箔产业链“瓶颈”终于被攻破。“今年以来,全国已有18家电解电容器厂家与我们合作,已销售各种型号、规格的电子铝箔达2100多吨。”乌力吉木仁向记者介绍,“公司目前正在进行中拓铝业二期工厂的筹划建设,计划于2027年年底建成投产,预计到2030年,年生产各种型号、规格的电子铝箔将达1万吨。”如今,经开区抢抓新能源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对生物疫苗、硅晶材料、能源装备制造、新能源商用车、新材料5条战略性新兴产业链进行了延链补链强链,投资建设20个项目,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支柱作用愈发凸显。通过重点项目的实施,在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产业链间建立起相互支撑的耦合关系,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和供应链,不断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和供应力水平,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经开区计划实施500万元以上的项目105个,总投资613.8亿元,计划完成投资107.1亿元。其中新能源新材料项目19个,总投资291.9亿元,计划投资47.5亿元。
2024-12-30
朗读走进全球最大的口蹄疫疫苗智能制造基地,两名生产操作员通过pcs7批生产系统可以对生产流程进行全程控制。“目前,金宇生物在口蹄疫疫苗市场的占有率已超过40%。”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有限公司车间经理邢瑞介绍,公司研发的产品涵盖猪、牛、羊、禽、宠物5大类110多种疫苗和40多种诊断试剂。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有限公司的“科技范儿”远不止于此。金宇生物自2015年到2023年,累计投入32亿元,在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国内首家动物疫苗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产业园。每年将销售收入的12%投入到企业研发与技改中,目前,已形成服务行业的三大科研平台:兽用疫苗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P3)和农业农村部反刍动物生物制品重点实验室,吸引全球顶尖科研人才和外商在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落户、投资。内蒙古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谷氨酸钠生产车间一片繁忙,智能化流水线生产设备高效运转,工人们正在忙生产、赶订单、抢进度,实验室工作人员正进行相关检测。“我们公司产品销往全国并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连续十多年是呼和浩特市出口创汇第一名。2023年,公司全年实现营收54.31亿元、上缴税金5.12亿元、出口创汇2.8亿美元。” 内蒙古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伏广好告诉记者,公司已形成了以农产品玉米为原料制取淀粉、以淀粉制备葡萄糖、再以葡萄糖为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氨基酸、生物多糖产品,最后将氨基酸母液制作成生物发酵肥反哺农业的“农产品→生物制造→氨基酸、生物多糖及肥料→农产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走出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新路子。生物医药产业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从科技创新到绿色发展,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始终致力于创新好药绿色制造,不断向“新”求“质”。今年以来,齐鲁制药投资3637万元,实施产品技改项目;阜丰生物投资4200万元,实施黄原胶差压蒸馏节能技改和谷氨酸钠生产设施设备绿色升级改造项目;双奇药业投资6.74亿元,搬迁新建生物智能制造产业园。同时,海天智能“中国脑谷·智能医疗康复产业园”项目、金宇保灵mRNA 核酸疫苗项目、安迪科同位素诊疗药物生产项目、原生元的细胞制备中心暨细胞组织库项目正在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落地生根发芽。不仅如此,科研成果也在不断涌现,金宇生物猪用重组口蹄疫0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金宇生物获得了猪瘟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CHO-133D)新兽药证书和牛结节性皮肤病灭活疫苗临床批件;阜丰生物成功申报全市第一批合成生物中试平台,金宇生物、阜丰生物、大唐药业、神康医疗等4家企业成功入围呼和浩特市科技“突围”工程,占全市“突围”项目的33%;华希生物获得牛大肠杆菌基因缺失灭活疫苗(Z9株)兽药产品批准文号批件,正在加快推动新疫苗量产上市。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展现出显著的优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现有生物医药企业21家,占全市生物医药企业数量的三分之一,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家。2024年预计完成生物医药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9亿元,其中生物疫苗产值6.7 亿元。“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正逐步打造自治区规模最大、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动物疫苗研发生产基地,着力构建‘1+2+N’(1是打造生物智造谷智算中心,专门针对生物医药研发服务的大模型平台;2是建立合成固相发酵技术和mRNA生物疫苗两个中试平台,N是孵化培育众多企业)合成生物产业发展格局。下一步,将加强优化营商环境,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优质服务,为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4-12-30
朗读12月28日,经开区党工委召开2024年第33次党工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精神,传达学习自治区党委、市委常委会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党工委书记刘占英主持会议。会议强调,要关注与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的合作交流,推进智算中心、检测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经开区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吸引更多优质企业。会议要求,要在尽快完成今年的任务目标的同时谋划好明年的工作,尤其要通过设置政策清单和办事指南做好人才引进工作。要进一步强化法治意识,严格执法、主动作为,为经开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党工委委员任广宏、卢玉忠参加会议。
2024-12-30
朗读近日,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有限公司的“动物疫苗智能制造与投递新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450万元支持,成为经开区首次获批立项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动物疫苗智能制造与投递新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由经开区企业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等10 家国内疫苗制造龙头企业、“双一流”高校、主要研究机构联合申报。项目团队拥有多个兽用疫苗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ABSL-3)、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平台。通过此项目的顺利实施,预期将建立若干动物疫苗研发平台、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10 项以上。该项目完成后,将有效打破国外企业在高端动物疫苗领域的垄断地位,全面提升国产动物疫苗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