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首府

【喜迎党的二十大】科技创新强首府 自立自强谱新篇

发布日期:2022-09-26 15:41 来源:呼和浩特新闻网
朗读

组建全区首个法人科技特派员单位,成立全区首支工业特派员队伍,在和林格尔新区打造全区首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快马加鞭领跑全区科技创新……近年来,我市全面加快科技创新发展步伐,创新发展动力澎湃生机无限,创新首位度进一步凸显。

自主创新动力强劲

高效推动“科技兴蒙”——国家级高新区“提质进位”行动,呼和浩特金山高新区在2021年度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工作中排名上升至106位,综合排名较上年度有显著提升,获得自治区2022年“科技兴蒙”专项支持5000万元和“提质进位”奖励1000万元,为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按下了“快进键”。

把高企、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管理作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抓手,今年,我市分别开展了规上企业研发活动“三清零”行动,实施了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行动,我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日益增长,2021年底共有高新技术企业370家,是“十二五”期末的4.2倍,稳居全区首位。截至2022年6月,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39家,申报推荐高新技术企业93家,培育和备案企业特派员工作站8家,共入驻企业特派员162人,开展服务234人次,服务企业242家。

2021年,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年营业收入达1086.7亿元,同比增长50.5%。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我市创新驱动的“中坚力量”,在带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领头羊”作用。以伊利集团、蒙草集团、金宇生物为代表的首府科技领军企业在科技部门的支持与引育下,牵头建设了乳业、草种业、动物疫苗领域的技术创新中心,首府的战略科技力量逐渐壮大,科技自立自强的蓝图已经铺就。

新型研发机构释放创新效能

我市坚持深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深入实施“科技兴蒙”行动为契机,锚定“高”和“新”目标,加快锻长板补短板,着手构建高效协同创新联合体,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促进创新、产业、项目、人才、金融、生态“六链”融合,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

聚焦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首府全力支持市内龙头企业牵头,联合国内一流高校院所优势科研力量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形成“产学研用”共同参与、共同投入、共享成果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动力。乳产业创新联合体、草种业技术创新联合体、肉牛现代种业育种创新联合体……截至今年7月,以实施重大科技任务为牵引,我市共组建并备案各类创新联合体8个,产业方向覆盖种业、农牧业、新能源、节能环保、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共联合区内外企业、高校、科研机构83家,集聚国家级、省部级、自治区级等各类创新平台129个,吸引集聚人才341人。

科技成果加快转化

2022年上半年,全市认定登记技术合同33项,认定登记技术合同成交总金额33486.42万元,其中技术交易金额19191.65万元。在金桥“双创”示范区,新增3.2万余平方米孵化园,新增入驻企业37家,已成为中部地区重要创新载体。在和林格尔新区,建成了智能制造产业园和数聚小镇两个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搭建了高性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应用孵化基地、创客中心、5G创新中心等服务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孵化平台和科研基础平台,组建产业引导基金并引入了100多家投融资机构。一串串的数字背后,见证了首府的科技成果转化速度。

在动物疫苗产业领域,金宇生物、金河佑本、华希生物、必威安泰四大疫苗生产企业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多联多价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双标记疫苗等一批新型疫苗产品研制成功。在新材料领域方面,中环光伏产业园研发出G12高品质大尺寸硅单晶,预计达产后光伏晶体体系单晶市场占有率居全球第一。落地一批成果,形成一批产业,目前,我市已形成绿色农畜产品加工、清洁能源、现代化工、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技术等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和较为完善的重点产业链条。落地一批成果,形成一批产业,首府大道笃行,开拓着科技新蓝海,未来可期。(呼和浩特日报记者 武子暄 通讯员 冯陶 贾瑞生 孙奇)